• <var id="vcfbo"></var>
    <source id="vcfbo"><bdo id="vcfbo"></bdo></source>
    
    

    <i id="vcfbo"><td id="vcfbo"><object id="vcfbo"></object></td></i>
    中國政府網 | 山西省政府 | 晉城市政府
    網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無障礙
    當前位置:首頁>走進澤州>澤州概況

    澤州概況

    發布時間:2024-05-14      信息來源:中共澤州縣委黨史研究室(澤州縣地方志研究室)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澤州縣位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東南部。史稱“河東屏翰,冀南雄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1′113°14′,北緯35°12′35°42′。地域分布在晉城市城區四周,東連陵川,西接陽城、沁水,北靠高平,南與河南省的輝縣、修武、博愛、沁陽、濟源等市、縣毗鄰??偯娣e2023平方千米,占晉城市總面積的21.3%,占山西省總面積的1.2%。


    氣候·氣溫

    境內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丘陵、平川面積之比為6:3:l。最高點為西北部的武神山主峰,海拔1346.6米,最低點為東南丹河出口處的三姑泉,海拔296米。相對高差1050.6米。全縣平均海拔650~1000米之間。境內主要河流有沁河、丹河,均屬黃河水系。年平均氣溫10℃左右,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無霜期192.6天。年降水量618.3毫米,但年際、月際間降水量的相對變率較大。日照時數為2580小時,日照率67%。


    建置區劃


    澤州縣歷史悠久。境內不但有女媧補天的美麗傳說,高都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的發現,更證明了早在兩萬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堯舜時期,澤州為冀州之域,且屬“帝都畿內”。秦漢時先后在這里置高都縣、陽阿縣、高都郡;北魏時屬建州。隋開皇三年(583)改建州為澤州,時境內為丹川縣。唐武德三年(620)始稱晉城縣。1940年4月,晉城縣城淪陷于侵華日軍。太岳、太行抗日根據地在邊緣地帶分置晉(城)沁(陽)、晉(城)北、晉(城)東縣。1945年4月28日晉城縣全境解放。同年12月恢復原晉城縣建制。1948年10月晉城縣城關區置晉城市,與晉城縣并存。1949年8月撤銷晉城市,轄區仍歸晉城縣。1958年12月,高平、陵川兩縣并入。1959年7月,陵川縣分設,1961年5月,高平縣分設;晉城縣原轄區不變,1983年9月晉城縣改設為縣級市。


    行政區劃

    1985年5月,晉城市升為地級市。原晉城縣(市)分置為城、郊兩區。晉城市郊區設8鎮18鄉,分別是:大東溝鎮、周村鎮、犁川鎮、晉高鋪鎮、南村鎮、高都鎮、巴公鎮、大陽鎮、下村鄉、川底鄉、李寨鄉、南嶺鄉、土河鄉、衙道鄉、追山鄉、南河西鄉、大箕鄉、金村鄉、鋪頭鄉、東下村鄉、柳樹口鄉、水東鄉、魯村鄉、大興鄉、北義城鄉、陳溝鄉。全縣有626個行政村,1219個自然村。1996年8月,撤銷晉城市郊區,改設澤州縣,轄區不變。2001年1月,晉政函〔2001〕6號文件對澤州縣撤鄉并鎮方案進行了批復,具體如下:將陳溝鄉并入巴公鎮,設立新的巴公鎮,以原巴公鎮、陳溝鄉的行政區域為現巴公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巴公村。將大興鄉并入高都鎮,設立新的高都鎮,以原高都鎮、大興鄉的行政區域為現高都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高都村。將水東鄉、鋪頭鄉并入金村鎮,設立新的金村鎮,以原金村鎮、水東鄉、鋪頭鄉的行政區域為現金村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金村村。將東下村鄉、柳樹口鄉合并,設立新的柳樹口鎮,以原東下村鄉、柳樹口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柳樹口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柳樹口村。將南河西鄉、大箕鄉合并,設立新的大箕鎮,以原南河西鄉、大箕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大箕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大箕村。將土河鄉、衙道鄉、追山鄉合并,設立新的山河鎮。以原土河鄉、衙道鄉、追山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山河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馬街村。將魯村鄉、北義城鄉合并,設立新的北義城鎮。以原魯村鄉、北義城鄉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北義城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北義城村。2009年底,全縣設14個鎮、3個鄉、632個村(居)民委員會、1099個自然村。2019年12月,澤州縣南村鎮歸城區托管,城區北石店鎮歸澤州縣托管。2021年3月,川底鄉改為川底鎮;南嶺鄉和李寨鄉合并為南嶺鎮,鎮政府駐地李寨村。2023年,全縣轄16鎮,445個行政村(社區)。


    人口·民族

    澤州縣是山西省的人口大縣之一。市管縣體制改革前的1984年年底,原晉城縣(市)的總人口即達606652人。1985年,城區部分劃出后,晉城市郊區仍有467453人,其中男性237468人,占50.80%,女性229985人,占49.20%;農業人口為436645人,占93.41%;非農業人口為30808人,占6.59%。2017年年底,全縣常住人口為494681人,其中男性251119,占50.76%,女性243562,占49.24%;農業人口為258533人,占52.26%,非農業人口236148人,占47.74%。人口密度為247人/平方千米??h境北中部和西部為人口密集區。16個鄉鎮中,巴公鎮人口密度最大柳樹口鎮人口密度最小。2023年年底,全縣常住人口為414643人,比上年末增加22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3300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49.03%,比上年末提高0.6 個百分點。

    澤州縣境在古代曾經是多民族聚居區,后逐漸與漢族融合。2017年人口中,漢族占99.5%,回、蒙、滿、朝鮮、布依、苗、白、土、壯等少數民族人口僅占總人口的0.5%,多因工作或婚姻等原因移居澤州。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回族占大多數。以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境內總人口為487297人,其中,漢族為486990人,少數民族為307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境內總人口為517162人,其中,漢族為515990人,少數民族為1172人。


    生態環境

    境內的山均屬太行山脈。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有武神山、香山、大圪垴山、伊侯山、大尖山、方山、岳城山、晉普山、圣王山等。全境北高南低,四面環山,地勢險峻。南部之天井關為“太行八陘”之一,向為兵家必爭之地。

    境內的主要河流有沁河、丹河,均屬黃河水系。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長河、白水河、犁川河、龍灣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東丹河、東大河、巴公河等。主要泉涌有三姑泉、白洋泉、郭壁泉等。全縣水資源總量為2.814億立方米,屬相對富水區。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尤以煤鐵為著。無煙煤保有儲量達12.9億噸,鐵礦、硫鐵礦、含錳鐵礦、鋁礬土、水泥灰巖、石灰巖等儲量也很豐富。全縣2017年有森林面積69.35萬畝,牧坡草地67.5萬畝。野生動、植物不但種類繁多,而且較為珍貴。其中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大壁虎;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青檀木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澤州縣域經濟的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條件,使澤州縣成為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全國無煙煤生產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72天,空氣綜合質量指數為3.92。全年細顆物(PM2.5)平均濃度29.6微克/立方米。


    經濟建設


    綜述

    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3億元,下降11.8%,增收6.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2億元,下降16.2%。全縣生產總值5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2億元,增長4.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第二產業增加值451.7億元,增長9.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0.5%;第三產業增加值90.5億元,增長6.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1%。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6119元,按2023年平均匯率計算為19317美元。

    2023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4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2億元,下降1.2%。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6.1億元,同比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9.4億元,增長7.2%。

    2023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813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5583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達到93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22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5%。


    2023年,全縣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79.4萬畝,增加0.3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73.9萬畝,增加0.3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4萬畝,增加626.9畝;蔬菜種植面積2.3萬畝,減少373.4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7萬畝,2023年持平。在糧食種植面積中,小麥種植面積46.9萬畝,增加150畝;玉米種植面積9.5萬畝,增加0.5萬畝;谷子種植面積4.3萬畝,減少0.2萬畝;豆類種植面積11.5萬畝,增加260畝;薯類種植面積1.6萬畝,減少599畝。

    2023年,全縣糧食產量19.4萬噸,增加0.1萬噸,增產0.7%。其中,夏糧13萬噸,增產0.2%;秋糧6.4萬噸,增產1.6%。

    2023,油料產量1890.3噸,同比減少3.2%;藥材產量2931.8噸,同比增長2.1%;蔬菜食用菌產量70161.5噸,同比減少1.2%;水果產量26640.2,同比增長1.5%。

    2023年,肉類總產量54637噸,增長8.2%。其中,豬肉產量49727.9噸,增長7.4%;牛肉產量344.1噸,增長16.4%;羊肉產量985.1噸,增長11.2%;禽肉產量3537.9噸,增長19.9%。年末生豬存欄34.7萬頭,下降0.3%;生豬出欄59.7萬頭,增長6.9%。禽蛋總產量30197.1噸,增長11.2%;水產品產量466.5噸,增長3.7%。

    2023年,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20.4萬千瓦,增長1.5%。機械耕地面積40852公頃,下降0.2%;機械播種面積42288公頃,下降0.1%;機械收獲面積39325公頃,增長5.6%。


    工業·建筑業

    2023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5家,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分行業看:煤炭行業增加值下降4.5%,非煤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7%。其中:煤化工行業下降12.9%,建材行業下降53.8%,冶鑄行業增長74.2%,裝備制造行業增長1.0%,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79.2%,電力行業下降40.5%。

    2023年,規模以上原煤產量3518.3萬噸,增長9.4%;化肥折純量147.4萬噸,增長12.6%;生鐵產量455.1萬噸,增長4.7%;鋼材產量1072.5萬噸,增長25.5%;水泥產量86.3萬噸,增長28.2%;發電量完成19.0億千瓦時,增長0.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2億元,下降1.2%。按行業類型分:煤炭行業實現收入335.9億元,下降18.1%;化工行業實現收入117.8億元,下降1.2%;冶鑄行業實現收入404億元,增長15.4%;裝備制造業實現收入40.1億元,下降5.7%。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5.8億元,下降29.5%;實現利稅123.7億元,下降27.5%。

    2023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6.1億元,同比增長2.9%。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總承包建筑業企業35家,完成總產值49.1億元,同比增長13%。


    財政·金融貿易·保險

    2023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3億元,下降11.5%,增收6.1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9.4億元,下降5.9%,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共計完成稅收15億元,下降11.3%。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4.6億元,增長7.6%,增支5.3億元。其中: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直接民生支出24.1億元,增長6.5%。

    2023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132億元,下降16.2%。從產業劃分看,第一產業投資5.9億元,增長14.6%;第二產業投資33.6億元,下降41.7%;第三產業投資92.4億元,增長2.4%。

    202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7.5億元,增長29.8%;其中,住宅投資37.1億元,增長29.9%。商品房銷售額23.1億元,下降26.2%。其中,住宅銷售額21.8億元,下降28.1%。

    2023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4億元,增長7.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42.6億元,增長9.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8億元,增長1%。

    2023年,全縣海關進出口總額10.9億元,下降19.6%。其中,出口完成0.3億元,增長99.7%;進口完成10.6億元,下降20.9%。

    2023年,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95.6億元,比年初增加35.1億元,增長9.7%。各項貸款余額229.1億元,比年初增加44.7億元,增長24.2%。

    2023年,全縣保費收入17694.8萬元,增加21.1%。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2271萬元,增加97.1%;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865萬元,下降42.2%;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2910萬元,增加259.8%;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1648.8萬元,增加14.5%。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2462.2萬元,增加120%。


    交通·郵電·旅游

    交通:2023年,全縣公路線路里程25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公里。

    郵電:2023年,全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7597.8萬元,增長28.6%。其中:電信業務總量24597.8萬元,下降4.5%。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7萬戶,全縣寬帶接入用戶數達15.3萬戶。

    旅游:2023年,全縣共有旅游景區(點)10處,其中:4A級景區3個, 3A級景區7個。共有星級飯店2家,其中:三星級2家。共有農家樂372家。全年全縣重點監測景區共接待游客155.4萬人次,門票收入8446.2萬元,旅游經營收入13778.3萬元。


    教育·科技

    教育:2023年,全縣共有幼兒園74所,小學50所,普通初中 23所,普通高中4所,高職中學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數42057人,比2022增加698人;招生11363人,比2022增加322人;畢業生數11977人,比2021年增加445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和初中升學率均達100%;高中毛入學率99.3%。。

    科學技術:2023年,全縣專利授權量286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件,實用新型授權249件,外觀設計授權15件。全年全縣申請注冊商標357件,授權217件。


    文化·體育·衛生

    文化:2023年,全縣共有公共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16個,村級農家書屋428個,共藏書約157.3萬冊。

    體育:2023年,全縣共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15次,參加運動會運動員人數5900余人。運動員在市級以上重大比賽中獲金牌17枚。全民健身活動更加形式多樣。據不完全抽樣體質檢測統計,全年全縣體育鍛煉標準達標人數達到90.6%,約37.7萬人。

    衛生:2023年,全縣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558個,其中:縣醫院1個,縣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其他醫院7個,鄉鎮衛生院26個,村級衛生所442個,個體診所77個。全縣共有床位數2275張,醫生1172人,注冊護士1199人。


    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39,增長6.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5092元,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914元,同比增長9.0%。

    2023年,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75209人,比2022年末增加3917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01887人,減少1545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55315人,增加6446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80856人,減少11034人;參加失業保險39211人,增加2780人;參加工傷保險85558,減少1341人。

    2023年,城鎮低保人數486人,保障戶數450戶;農村低保人數3968人,保障戶數2742戶。

    全縣共有住養型養老機構13所,其中,公辦9所,民辦4所;城鄉日間照料中心288所。共有各類養老床位1626余張。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澤州縣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澤州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澤州縣數字政府服務中心承辦

    晉ICP備18003907號-1 晉公網安備 14052502000840號 網站標識碼:1405250013

    建議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 / 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_2020香蕉精品国产自在现_中文字幕亚洲爆乳无码专区_亚洲tv天堂在线观看_亚洲色图欧美色图另类